在生物医药领域,mRNA 能够通过精准指导细胞合成特定抗原或治疗性蛋白,在肿瘤治疗、罕见病干预等多个方向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已成为当前药物与疫苗研发的核心方向之一。在实际生产 mRNA 药物的过程中,通常以质粒作为 DNA 模板,通过体外转录合成目标 mRNA。然而,环状质粒的结构特性容易导致转录产生的 RNA 产物长度不均一,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与稳定性。针对这一关键问题,限制性内切酶能够发挥精准切割作用,将环状质粒线性化,转化为结构一致的DNA模板,从而确保转录出长度均一、结构稳定的 RNA。因此,限制性内切酶不仅是实现 mRNA 药物标准化生产的关键工具,也为推动 mRNA 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 mRNA 技术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图1. mRNA疫苗的示意图及其抗原表达的机制[1]
在 mRNA 模板(质粒)线性化过程中,IIs 型限制性内切酶成为首选,核心原因在于其独特的酶切特性能精准匹配 mRNA 生产对模板质量的严苛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
酶切位点与识别序列分离,可将识别序列设关键序列外,线性化时不破坏启动子、目的基因等,保障转录产物正确。
-
能精准控制酶切末端,不同亚型可产生固定长度突出端或平末端,避免不规则末端导致的转录副产物,可高效合成长度均一的目标 mRNA,大幅降低副产物比例,符合 mRNA 药物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
识别序列短(4-6bp)且不依赖核心功能区,可灵活在非关键区设识别位点,适配模板设计调整,无需频繁换酶。
翌圣GMP级别BspQI
BspQI属于Type IIs型内切酶中的一种,可用于mRNA体外合成中质粒线性化,也可用于Golden Gate组装。
产品优势:
1. GMP级别:无抗无动物源发酵、纯化工艺。
2. 高酶切效率:
图2. BspQI酶切效果图:以λDNA为模板,分别投入翌圣及竞品A*的BspQI 0.125 U、0.5 U、2 U、4 U,结果显示翌圣不同投入量的BspQI(Cat#10664ES)均可对λDNA进行有效切割
3. 严格质控:核酸外切酶、切口酶、RNase酶、非特异性核酸酶、支原体检、宿主蛋白残、大肠基因组残留均严格质控。
图3. BspQI切口酶残留检测:相同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10U 翌圣及竞品N*的BspQI和0.5 μg质粒DNA,50℃孵育4小时,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翌圣BspQI(Cat#10664ES)切口酶残留低于竞品N*
图4. BspQI非特异性核酸酶残留检测:相同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10U翌圣及竞品N*的BspQI和1 μg λDNA, 50℃孵育1、16小时,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翌圣BspQI(Cat#10664ES)无非特异性核酸酶残留
作为中国分子酶领域的领军企业,翌圣生物成功攻克了限制性内切酶研发的 “卡脖子” 难题。针对mRNA研究和Golden Gate组装,我们整理了以下常见IIs型限制性内切酶选择指南,帮助科研人员无缝替换进口酶 —— 无需改变现有实验流程,即可获得一致甚至更优的酶切效果。
常用IIs型限制性内切酶选择指南
产品定位 |
产品名称 |
产品货号 |
酶切位点 |
甲基化影响 |
GMP级别IIs型 |
10664ES |
5'-GCTCTTC(N)↓-3' 3'-CGAGAAG(N)4↑-5' |
无影响 |
|
5-15min快速酶切系列 |
15070ES |
5'-GAAGAC(N)₂↓-3' 3'-CTTCTG(N)₆↑ |
无影响 |
|
15005ES |
5'-GGTCTC(N)1↓-3' 3'-CCAGAG(N)5↑-5' |
Dcm;CpG |
||
15048ES |
5'-CGTCTC(N)1↓-3' 3'-GCAGAG(N)5↑-5' |
CpG;EcoBI |
||
15090ES |
5'-GAATGCN↓-3' 3'-CTTAC↑GN-5' |
EcoBI |
||
15066ES |
5'-CTCTTC(N)₁↓-3' 3'- GAGAAG(N)₄↑-5' |
CpG |
||
15083ES |
5'-GGATG(N)9↓-3' 3'-CCTAC(N)13↓-5' |
Dcm;CpG;EcoBI |
||
15051ES |
5'-CCTCN7↓-3' 3'-GGAGN6↑-5' |
EcoBI |
||
常规系列IIs型 |
15214ES |
5'-GCAATGNN↓-3' 3'-CGTTAC↑NN-5' |
EcoBI |
除以上常用限制性内切酶产品,翌圣现有超100种限制性内切酶,满足超90%常用需求。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翌圣限制性内切酶全系产品资料,文件包含:货号、产品名称、酶活、切割位点、buffer兼容活性等信息。
其他体外转录相关产品推荐
产品类型 |
产品名称 |
货号 |
SP6 RNA聚合酶 |
SP6 RNA Polymerase |
14810ES |
T7 RNA聚合酶 |
10625ES |
|
10628ES |
||
无机焦磷酸酶 |
Pyrophosphatase,Inorganic GMP-grade |
10620ES |
RNase抑制剂 |
Murine RNase inhibitor GMP-grade |
10621ES |
加帽酶 |
mRNA Vaccinia Capping Enzyme GMP-grade |
10614ES |
mRNA Cap 2'-O-Methyltransferase GMP-grade |
10612ES |
|
T7 RNA 合成Kit |
T7 High Yield RNA Synthesis Kit |
10623ES |
T7 High Yield RNA Synthesis Kit for Co-transcription |
10673ES |
参考文献:
[1] Maruggi G, Zhang C, Li J, et al. mRNA as a transformative technology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to control infectious diseases[J]. Molecular Therapy, 2019, 27(4): 757-772.
[2] Karikó K. Developing mRNA for therapy[J]. The Keio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71(1): 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