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广东佛山、广州等地突发基孔肯雅热疫情,这场由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皮疹、关节剧痛为典型症状,患者因疼痛蜷缩的姿态被称为“Chikungunya”(坦桑尼亚语“弯腰病”)。其病毒(CHIKV)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后随全球化扩散至亚洲、欧洲和美洲。疫情特点鲜明:潜伏期短(1-12天,通常3-7天)、症状典型(高热、皮疹、关节剧痛),且无特效药和疫苗,防控依赖“早发现、早隔离、早灭蚊”。
翌圣生物通过提供病原NGS超快速解决方案,为此次疫情在12小时内完成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揭示病毒的变异特征,实现精准溯源。
宏转录组原料解决方案
图1.翌圣宏转录组测序解决方案
图2.翌圣宏转录组建库流程
数据展示
采用Hieff NGS ds-cDNA Synthesis Kit(Cat13488) or Hieff NGSTMC37P3 ds-cDNA Synthesis Kit(gDNA digester plus)(Cat#13501)+Hieff NGSTMOne-Step rRNA Removal Kit(Human)(Cat#12258)(Optional)+Hieff NGSTMOnePot Flash DNA Library Prep Kit(Cat#12316)组合建库。
A.不同试剂组合的文库产量,其中rRNA去除和gDNA去除会影响文库产量,但是整体文库产量>1 μg。
B.不同试剂组合的数据质量:其中rRNA去除和gDNA去除会影响DNA和RNA的reads占比,但整体mapping 率>99%。
tNGS原料解决方案
在基孔肯雅热疫情的紧急关头,翌圣生物以科技之力突破技术壁垒,推出极速tNGS建库原料解决方案!该方案将逆转录与第一轮扩增流程合二为一,实现"一步法"极速建库,大幅缩短检测周期。
“一步法”tNGS技术路径:
数据展示
将新冠病毒阳性样本稀释成不同的拷贝数,掺入40 ng 293细胞gDNA,采用12950ES和新冠病毒多重扩增引物建库,MGI平台上机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针对新冠病毒不同浓度的样本,文库浓度均>75 ng/μL,新冠病毒覆盖率均能达到99.8%。
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翌圣生物以技术创新为矛,以质量管控为盾,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快、准、稳”的检测解决方案。
产品订购指南
产品类别 |
产品名称 |
货号 |
病毒DNA&RNA共提取 |
MolPure® Magnetic Universal Viral DNA/RNA Kit |
18521ES |
病原DNA&RNA共提取 |
MolPure® Magnetic Pathogen DNA/RNA Kit |
18306ES |
DNA/cDNA酶切法建库 |
Hieff NGS® ds-cDNA Synthesis Kit |
13488ES |
Hieff NGS® C37P3 ds-cDNA Synthesis Kit(gDNA digester plus) |
13501ES |
|
Hieff NGS® OnePot Flash DNA Library Prep Kit |
12316ES |
|
rRNA去除 |
Hieff NGS® One-Step rRNA Removal Kit (100-1000ng) |
12258ES |
一步法RT-mPCR |
4×Hieff® Multiplex RT-PCR Master Mix |
12950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