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英文名:Omicron,编号:B.1.1.529,)
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最早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
2021年11月26日,WHO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
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的可能原因
根据新冠病毒数据库GISAID目前共享的信息显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突变位点数量明显多于近2年流行的所有新冠病毒变异株,尤其在病毒刺突(Spike)蛋白突变较多。、推测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体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进化累积了大量突变,通过偶然机会传播;
(2)某种动物群体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在动物群体传播过程中发生适应性进化,突变速率高于人类,随后溢出传染到人类;
(3)该变异株在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监测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持续流行了很长时间,由于监测能力不足,其进化的中间代次病毒未能被及时发现。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疫苗和抗体药物影响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S蛋白若出现K417N、E484A或N501Y突变,提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而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存在“K417N+E484A+N501Y”三重突变;此外,奥密克戎变异株还存在其他多个可能降低部分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突变。突变的叠加可能降低部分抗体药物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效力,对现有疫苗免疫逃逸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
奥密克戎研究适用产品
产品类别 |
产品名称 |
货号 |
One-step RT-PCR |
13110ES |
|
Hifair® V nCoV Multiplex One Step RT-qPCR Probe Kit (With UDG) |
13111ES |
|
13112ES |
||
Hifair® V nCov II Multiplex One Step RT-qPCR Probe Kit(4X buffer) | 13118ES | |
31301ES |
||
13086ES |
||
11300ES |
||
Hifair® V Reverse Transcriptase第五代耐热逆转录酶(无甘油版) | 11301ES | |
10603ES |
||
10703ES |
||
10118ES |
||
10119ES |
||
10120ES |
||
10121ES |
||
10303ES |
||
10128ES |
||
等温扩增 |
12908ES |
|
假病毒 |
11900ES |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我国现使用的核酸检测试剂是否有影响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其突变位点不影响我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奥密克戎变异株突变的位点主要集中在S蛋白基因的高变异区,并不位于我国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公布的核酸检测试剂引物和探针靶标区域(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向全球公布的ORF1ab基因和N基因)。但南非多个实验室的数据提示,对于检测靶标为S基因的核酸检测试剂可能无法有效检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S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