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酶原料 / 产品应用详情

NGS文库构建-关键酶竟然是这些?

高通量测序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相对于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它可以同时对几十万乃至数百万条核酸分子序列进行测定,具有通量高、成本低、规模大等显著优势,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主流测序技术。

 
NGS测序流程主要分为样本制备、文库构建、上机测序、数据分析四个流程,在上述涉及的相关实验过程中,酶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针对性的对文库构建中的关键酶进行介绍。
 1.png
图1. NGS测序流程图(Gulilat, M. et al. 2019, BMC Medical Genomics)
 
文库构建的本质是将片段化后的基因组DNA两端加上通用接头序列,通过PCR扩增获取足够多能够上机测序的文库核酸分子。根据样本类型,又分为DNA建库和RNA建库。在DNA文库构建过程中,TA克隆连接接头建库是目前商业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建库流程如下:
 
1651113531682363.png
图2. Illumina 平台DNA文库构建流程
 

DNA片段化

 
由于目前市场中测序仪的测序长度通常在150-500bp之间,因此需要使用机械打断或酶切打断的方法将大片段基因组DNA片段化为小片段的DNA。机械打断的方式对样本的损耗相对较高,操作方式也更为复杂,市面上也常用酶切的方式对基因组DNA进行打断。与机械法相比,酶切法的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加入片段化酶后仅需反应一段时间即可。
 
目前常用的片段化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转座子原理的Tn5转座酶,另一种是核酸内切酶的混合酶,但是这些片段化酶的效果容易被样本GC含量、碱基偏好性所影响。与此相比,翌圣研发的片段化酶(Yeasen Cat#12917)酶切效果稳定,偏好性远低于Tn5转座酶,针对不同的DNA类型样本(包括FFPE样本)都有优异的测序结果。
 

末端修复,3'端加“A”:

 
打断后的DNA会产生5'/3'黏性末端以及平末端,而所有的黏性末端都需要转为平末端,包括3'突出末端切平、5'突出末端补平。在使用TA连接的方式进行接头连接时,DNA片段还需要5'端磷酸化和在3'端加“A”,才能与带“T”黏性末端的接头互补配对。以上过程由T4 DNA聚合酶、T4多聚核苷酸激酶、Taq DNA聚合酶协作完成。
 
T4 DNA聚合酶(Yeasen Cat#12901)具有5'→3'DNA聚合酶活性,可沿 5'→3'方向催化合成 DNA,补平5'突出末端;同时该酶也具有3'→5'外切酶活性,能够用于3'突出末端的切平,从而将含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转变为平末端DNA。
 
由于人工合成的PCR引物、接头等5'端通常都是羟基基团而不是磷酸基团,因此需要T4多聚核苷酸激酶(Yeasen Cat#12902)在ATP 存在时催化ATP的γ-磷酸基团转移到寡核苷酸链的5'端羟基末端上,为下一步连接接头做准备。
 
Taq DNA聚合酶(Yeasen Cat#13486)具有5'→3'聚合酶活性,可以从5'→3'方向合成DNA,同时它具有的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活性可以在PCR产物的3'末端添加一个核苷酸“A”。
 
1651113563590504.png
图3. 多种酶参与末端修复过程
 

接头连接:

 
接头是文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序中常用的Illumina平台Y型接头,包含P5/P7、Index、以及Rd1/Rd2 SP序列。其中,P5/P7序列用于和测序芯片上的序列进行配对,将待测片段固定在Flowcell上完成桥式扩增;Index用来区分上机测序混合文库中的不同样本,而Rd1/Rd2 SP是Read1和Read2测序引物结合区域。接头连接一般用T4 DNA连接酶(Yeasen Cat#10298),它可以修复双链DNA上的单链切口,使两个相邻的核苷酸重新连接起来,在接头连接中可将带有“T”黏性末端的接头和带“A”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双链。
 
1651113577156610.png
图4. Illumina 平台一般接头连接过程
 

PCR富集:

 
通过PCR反应获取到足够多带接头的DNA序列,上机完成对样本核酸序列的测序。PCR通常用的Canace 高保真DNA聚合酶(Yeasen Cat#13476)具有5'→3'聚合酶结活性,可沿 5'→3'方向合成 DNA;除此之外,还具有3'→5'外切酶的活性,能够在扩增过程中纠正错误掺入的碱基,从而快速、高保真的扩增DNA片段。
 
RNA文库的构建,根据RNA的种类可以分为mRNA文库、LncRNA文库等,其中常规RNA文库构建包括以下过程:
 
1651113591702861.png
图5. Illumina平台mRNA文库构建
 

RNA富集:

不论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其RNA中最多的是rRNA,其占比高达80%。如果直接对样本的总RNA进行测序,测序数据中绝大部分将为rRNA的相关数据,因此必须通过RNA富集的方法去除rRNA的干扰。RNA富集的方法有基于oligo-dT富集的mRNA方法和rRNA去除法
 
真核生物mRNA在3'端具有明显的poly(A)的结构特点,利用Oligo(dT)磁珠可以富集样本转录出来的所有mRNA,从而进行转录本的分析,适用于高质量的RNA样本。而rRNA去除的方法对样本质量的要求要低于mRNA测序,同时适用于低质量(如FFPE样本)和高质量RNA样本,也适用于原核生物类型样本,商业常用RNase H消化的方法去除rRNA。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合成能够与rRNA结合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其次,使用能够降解RNA-DNA杂合链中RNA 的RNase H(Yeasen Cat#12906)去除和探针结合的rRNA;

 

最后,使用可以消化单链或双链的DNA 的DNase I(Yeasen Cat#10325)消化掉DNA探针,从而最终达到去除rRNA的目的。

 
1651113608204326.png
图6. 基于酶法的rRNA去除原理示意图
 

RNA片段化:

通常在二价阳离子以及高温的作用下,将大片段的RNA打断为小片段。
 

cDNA一链合成:

将获取的目的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条链。因为RNA极易被环境中存在的RNase降解,在反转录过程中使用RNase Inhibitor(Yeasen Cat#10603)可以抑制这些酶的活性,保护RNA不被RNase降解。与此同时,使用逆转录酶(Yeasen Cat#11112)将模板RNA反转录成cDNA;逆转录酶具有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能够以RNA为模板,按5'→3'方向合成一条与RNA模板互补的DNA单链,也就是cDNA第一链。
 

cDNA二链合成:

反转录合成的单链cDNA极不稳定,需立即在DNA聚合酶Ⅰ的作用下合成cDNA第二链。在二链合成时,RNase H可以除去RNA-DNA杂合链中的RNA链,配合DNA聚合酶Ⅰ (Yeasen Cat#12903)催化合成cDNA第二链。DNA聚合酶Ⅰ 具有5'→3' DNA聚合酶活性,可在模板和引物的作用下,沿5′→3′方向合成与cDNA一链互补的序列。
 
后续流程分别为末端修复、3'端加“A”、接头连接、PCR富集,这些在DNA文库构建中已有列举,这里不再多做赘述。需要注意的是,当反转录完成以后,不需要再次打断核酸片段。
 
翌圣生产多种NGS建库相关的酶,您可以使用下表,选择最适合的文库构建产品。
 
表1. 翌圣NGS常规DNA&RNA建库相关核心酶 选择指南
建库类别
定位
产品名称
产品货号
RNA建库
rRNA去除/cDNA二链合成

RNase H

12906
rRNA去除

Recombinant DNase I

10325
cDNA一链合成

Murine RNase Inhibitor

10603

Hifair® IV Reverse Transcriptase

11112
cDNA二链合成

DNA Polymerase I

12903
RNA建库&DNA建库
末端修复

T4 DNA Polymerase

12901

T4 Polynucleotide Kinase

12902
A尾添加

Taq DNA Polymerase

13486
接头连接

Hieff® Novel T4 DNA Ligase

10298
PCR富集

Hieff Canace®  Pro High-Fidelity DNA Polymerase

13476
DNA建库
DNA片段化

Hieff® Smearase Pro

12917
 
 
参考文献
 
 

1. Mardis, Elaine R.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Platforms[J]. Annual Review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3, 6(1):287-303.

 

2. Gulilat M, Lamb T, Teft W A, et al. 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as a tool for recision medicine[J]. BMC Medical Genomics, 2019, 12.

 

3. Lundberg K S, Dan D S, Adams M, et al. High-fidelity amplification using a thermostable DNA polymerase isolated from Pyrococcus furiosus.[J]. Gene, 1991, 108(1):1.

 

4. Miyazaki K. Random DNA fragmentation with endonuclease V: application to DNA shuffling[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2, 30(24):e139.

 

5. 袁婺洲.《基因工程(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400-611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