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成型蛋白-4 (Human BMP-4)是9种结构相关的BMP之一,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人BMP-4与小鼠BMP-4具有98%的序列一致性。成熟的BMP-4是一种二聚体,与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多聚体跨膜受体结合。BMP-4是一种体外和体内软骨生成的刺激因子,是软骨再生的潜在治疗剂。BMP-4的递送可以通过刺激软骨基质成分II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合成来改善关节软骨缺损的愈合过程。BMP-4也被证明可以抑制软骨生成性肥大并维持再生软骨。
翌圣Human BMP-4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是一种体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用于定量测定血清、血浆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BMP-4。特异性抗BMP-4抗体预包被在高亲和力的酶标板上。酶标板孔中加入标准品、待测样本,经过孵育,样本中存在的BMP-4与固相抗体结合。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后,加入检测抗体孵育结合,经洗涤,再加入酶结合物(Streptavidin-HRP)孵育结合。洗涤后,加入显色底物 TMB,避光显色。颜色反应的深浅与样本中BMP-4的浓度成正比。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在450 nm 波长(参考波长570 - 630 nm)测定吸光度值。
产品信息
货号 |
97006ES48 / 97006ES96 |
规格 |
48 T / 96 T |
检测范围 |
15.63-1000 pg/mL |
检测方法 |
双抗夹心法 |
检测时长 |
4.5小时 |
灵敏度 |
11.2 pg/mL |
稀释线性 |
86 - 127% |
回收率 |
75 - 126% |
板内差 |
4.0% |
板间差 |
5.0% |
实验数据
BMP-4的最低检测限为11.2 pg/mL,通过使用重复检测20次零孔OD值的均值与标准差计算得出。
酶标板内精密度
3个已知浓度的样本酶标板内重复测定10次,评估酶标板内的精密度。
酶标板间精密度
3个已知浓度的样本酶标板间重复检测30次,评估酶标板间的精密度。
项目 |
板内精密度 |
板间精密度 |
||||
样本 |
1 |
2 |
3 |
1 |
2 |
3 |
10 |
10 |
10 |
30 |
30 |
30 |
|
平均值 |
423.6 |
120.5 |
56.2 |
410.8 |
118.6 |
56.6 |
标准差 |
18.7 |
3.2 |
2.8 |
29.5 |
3.4 |
2.8 |
变异系数(%) |
4.4 |
2.7 |
5.0 |
7.2 |
2.8 |
5.0 |
通过不同水平的BMP-4添加于样本中来测定回收率,其回收率如下:
样本类型 |
平均回收率(%) |
范围(%) |
血清 |
94.6 |
74.8-117.8 |
血浆 |
111.5 |
89.6-124.4 |
细胞培养上清 |
114.6 |
107.6-126.7 |
血清稀释比例 |
平均期望值(%) |
范围(%) |
1:02 |
108.3 |
97.2-127.2 |
1:04 |
116.7 |
115.1-118.2 |
1:08 |
114.8 |
114.6-115.1 |
1:16 |
111.5 |
109.3-112.7 |
血浆稀释比例 |
平均期望值(%) |
范围(%) |
1:02 |
116.2 |
101.7-127.5 |
1:04 |
118.3 |
113.8-121.1 |
1:08 |
108.0 |
99.5-116.4 |
1:16 |
106.7 |
92.7-120.8 |
细胞培养上清稀释比例 |
平均期望值(%) |
范围(%) |
1:02 |
89.8 |
86.3-96.2 |
1:04 |
100.2 |
98.4-102.9 |
1:08 |
104.2 |
98.5-108.8 |
1:16 |
103.1 |
98.4-106.4 |
应用本试剂盒,检测若干健康志愿者的样本,志愿者的用药史不详。
样本类型 |
样本数目 |
平均值(pg/mL) |
样本值(pg/mL) |
血清 |
6 |
n.d. |
n.d. |
血浆 |
12 |
8.9 |
n.d. -107.8 |
细胞培养上清 |
8 |
n.d. |
n.d. |
n.d. 指样本浓度值低于检测范围内得15.63 pg/mL
本试剂盒识别天然和重组BMP-4,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反应和干扰影响。
Recombinant human: |
BMP-2 |
BMP-5 |
BMP-6 |
BMP-7 |
TGF-β1 |
问题 |
造成原因 |
解决方法 |
标曲不好 |
移液量不准确 |
检查移液器,按时校准,仔细操作,充分混匀时盖紧管口并尽量避免泡沫。 |
稀释方法不恰当 |
||
显色值偏低 |
孵育时间太短 |
给予足够的孵育时间,样本和溶解的标准品隔夜后更换。 |
移液量不足或稀释不当 |
校准移液器和规范操作 |
|
CV偏高 |
酶标板清洗不当 |
使用正确的洗涤工序;如果使用洗板机,检查所有的端口是否堵塞。 |
受污染的洗液 |
准备新鲜洗液 |
|
灵敏度较低 |
试剂盒储存不当 |
按照产品组分表进行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