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IVD分子诊断
细胞培养与分析
蛋白研究
重组蛋白
细胞因子
抗体
高通量测序建库
病原检测UCF系列
生物医药
工具酶
抑制剂激活剂与常用试剂
仪器
耗材
Lymphocyte Separation Medium 1.084 淋巴细胞分离液1.084(人单个核细胞、啮齿动物)
产品详情
FAQ
产品文档
已发表文献
产品介绍

淋巴细胞分离液(Lymphocyte Separation Medium 1.084,简称LSM-1.084)是一种无菌的即用型分离液,基于Böyum的Ficoll-甲泛影钠溶液做过一些改良,使得操作简单快速且分离效率更高。本品是无菌的聚蔗糖Ficoll/泛影酸钠混合溶液,密度为1.084 g/ml,内毒素含量很低(<0.12 EU/mL),是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加工生产的,生产条件符合ISO13485:2003标准和GMP认证。相对于密度为1.077 g/mL的人淋巴细胞分离液,本品适用于分离更高密度的人单个核细胞,包括外周血,脐带血以及骨髓瘤来源的组织样本。还适用于分离大小鼠血细胞,正因为啮齿动物的淋巴细胞密度稍高于人淋巴细胞。

产品特色

应用案例

操作方法

1. 材料准备

1)样本体积(4 mL总体积):取2 mL的去纤维蛋白或抗凝血,将其与等体积(2 mL)的无菌盐溶液以1:1比例混合。注:大体积的血样可以得到相同的分离效率,只需要选用更大直径的离心管,以维持血样的高度(约3 cm)和LSM-1.084溶液的高度(约2.4 cm)。

2)LSM-1.084分离液,使用前需放到室温环境下温度平衡10-30 min;

3)平衡盐溶液:用做稀释和清洗液,建议直接购买商业化的盐溶液。也可以使用其他溶液,如不含Ca2+/Mg2+的磷酸盐溶液(如DPBS溶液),Hank’s,或者细胞培养液(如RPMI 1640)。

2. 分离单个核细胞

1)取2 mL的去纤维蛋白或抗凝血,将其与等体积(2 mL)的无菌盐溶液以1:1比例混合,于10-15 mL离心管中颠倒混匀,或用枪上下轻轻吹打数次以至混匀。

注:肝素、EDTA、柠檬酸钠、ACD、CPD抗凝皆可。去纤维蛋白血不需要抗凝剂。

2)使用前轻轻颠倒瓶子使LSM-1.084充分混合,用注射器或枪头无菌条件转移3 mL LSM到10-15 mL离心管中。

3)小心将稀释血液加入3 mL LSM-1.084(室温即可)的上层,使得在血液和LSM间形成一个明显的分层。不要将稀释血液混入LSM-1.084中,如图1。

图1. 加样后分层示意图

4)室温下400×g离心30-40 min,离心可以沉淀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同时可以在LSM-1.084上形成一层单核-淋巴细胞分层,如图2所示(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LSM-1.084层-粒细胞-红细胞)。

5)用无菌枪头吸掉单个核细胞层(含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方2-3 mm的血小板/血浆,小心操作勿吸入单个核细胞层内破坏其平衡(如图2)。

注:也可以不用先吸走血浆层,直接用枪吸取单个核细胞层。另外,上层血浆不含细胞,也可以留作他用。

                   

图2.吸除上层血浆和血小板前后分层示意图

6)用无菌枪头将单核细胞层转移入一个新的无菌离心管。

注:一定要吸取所有的单个核细胞中间层,以及少量上方的血浆液和下方的LSM-1.084分离液。

7)预估转移后的单个核细胞量,加入至少3倍体积(约6 mL)的平衡盐溶液于上述离心管中。

8)使用枪头上下轻轻吹打将单层细胞溶液充分悬浮。

9)室温400-500×g离心10-15 min。

注:高速离心有助于提高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但如果需要彻底去除血小板,则推荐低速离心(60-100×g)。

10)去除上清,加入6-8 mL平衡盐溶液重悬单核细胞。

11)室温400-500×g(或者60-100×g去除血小板)离心10 min。

12)去除上清,用适当培养基重悬单个核细胞备用。

3. 分离粒细胞

1)-6)同上方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步骤。

7)小心吸除LSM-1.084层,注意切勿吸入粒细胞层。

8)转移暴露在表面的白色粒细胞层(位于红细胞层上方)于一个无菌的50 mL离心管。

9)加入至少5倍体积的平衡盐溶液重悬粒细胞,于400×g离心15 min。

10)吸除上清,加入6-8 mL平衡盐缓溶液重悬粒细胞,于室温400-500×g离心10 min。

11)吸除上清,用适当培养液重悬粒细胞备用。

存储条件

室温运输。4-30 °C密闭避光环境下可稳定保存3年,开瓶后需4-8 °C保存。

COA
已发表文献

[1] Xie F, Zhou X, et al. Targeting FOXM1 condensates reduces breast tumour growth and metastasis. Nature. 2025 Feb;638(8052):1112-1121. doi: 10.1038/s41586-024-08421-w. Epub 2025 Jan 15. PMID: 39814884. (IF:44)

[2] Lin S, Zhang A, Yuan L, et al. Targeting parvalbumin promotes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energy expenditure in mice. Nat Commun. 2022;13(1):3301. Published 2022 Jun 8. doi:10.1038/s41467-022-30757-y (IF:14.919)

联系我们
购物车
客服
转染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