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采用了逆转录病毒载体,使用SARS-CoV-2Spike蛋白基因替换逆转录病毒的包膜蛋白基因,与逆转录病毒包装质粒和CMV-GFP-T2A-Luciferase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含Spike蛋白突变位点(XBB.1.5)基因的假病毒,假病毒表面能表达SARS-CoV-2Spike蛋白,并且病毒同时携带GFP和Luciferas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可通过观察荧光信号和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评价假病毒感染细胞的活性,该假病毒无自主复制能力,安全性好,可用于SARS-CoV-2受体和药物筛选、中和抗体检测及疫苗效果评价等试验。
XBB.1.5是以是以NCBIReferenceSequence:NC_045512.2中的Spike蛋白为假病毒刺突蛋白,具体突变位点为:T19I,LPP24-26del,A27S,V83A,G142D,Y144del,H146Q,Q183E,V213E,G252V,G339H,R346T,L368I,S371F,S373P,S375F,T376A,D405N,R408S,K417N,N440K,V445P,G446S,N460K,S477N,T478K,E484A,F486P,F490S,Q498R,N501Y,Y505H,D614G,H655Y,N679K,P681H,N764K,D796Y,Q954H,N969K。
使用方法
1、细胞铺板:实验前一天,将待感染HEK293T-ACE2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接种量约为1×104个细胞/孔,第二日,待细胞密度在30%左右时进行病毒感染。
2、假病毒感染:取出冻存的假病毒置于冰上融化或4℃条件下待其完全融化后,设计浓度梯度(一般需要设计3个浓度梯度),加入细胞培养体系中感染目的细胞。以HEK293T- ACE2细胞为例,加入病毒量约为0.1-1 μL/孔,病毒感染6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
3、感染检测:细胞感染假病毒换液48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并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以判定感染效率(假病毒对不同细胞的感染效率不同,正式实验前建议进行预实验,以确定最合适病毒添加量)。
-80℃保存,有效期6个月。本品应避免反复冻融,建议分装保存。